“语言是思维的现实”,这是马克思的名言。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话:“言为心声”。一个人只要开口说上几句话,旁人就可以对他的身份、修养、性格有所觉察。事情就这么怪!
我常在大街上遇到一种人,衣冠楚楚、穿戴入时。然而一听他说话,扫了兴。言语粗鄙,与其仪表很不相称。个别小青年,更不注意“语言卫生”,开口“妈的”、闭口“丫挺的”,正像一段相声里所说的:“满嘴都是炉灰渣子”。这种情况,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极有妨碍。所以,在心灵美之外还要提倡语言美,吾以为是十分必要的。
语言美的原则是“和气、文雅、谦逊”。但这几点究竟怎样做到呢?我想起了外宾:
我接触到许多外宾,动不动就说声“pardon(对不起)”或者“sorry(抱歉)”,于是油然想到:这乃是一种礼貌语言,在外国是已成习惯了。
我们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当欧洲人还比较蒙昧时,早有了“三礼”之书。那是封建等级制的一套,说来繁缛得很。但礼貌也同文化遗产一样,是可以批判继承的。比如过去人们初次见面,多是这样问答法:——“贵姓?”“贱姓X。”“贵处是哪儿?”“不敢,小地方XX。”……这种问答,自然不是让我们今天照搬使用,但总要比今天某些青年人直问其名,或者干脆喊一声“喂!”好一些。再比如请人让路,与其干脆喊一声“靠边!”就不如说声“劳驾”或“借光”好。这都是语言的礼貌化,也就是语言的和气化、谦逊化。要提倡语言美,就得先提倡礼貌化的语言。
语言礼貌化的同时,就是不要说粗鲁话。最粗鲁的话,即是那些骂人的话,还有一种强词夺理的话,也要不得。古语有云:“不失口于人,不失色于人。”意思是失口骂人的人,也就是失色(丢面子)的人。这种人自以为在口头上得到某种“胜利”,其实在人格上却输了分。
说话要文雅,有时会遇到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你非得说到不文雅的事物时怎么办?比如拉屎、撒尿这些词儿,直接了当地说,确实不太文雅。因为它直接表述了不够文雅的形象,不如换成“上卫生间”的词儿好些。至于怎样说得更有风趣、不落俗套,则与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晋代的王景文、唐代的张九龄,都是很会讲话的,后人形容他们是“嘉言倾吐,纷腾如玉屑之靡;妙语贯穿,咳唾似珠玑之灿。”今天,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达到此种境界,然而,“和气、文雅、谦逊”这三条,还是起码的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