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服务能级 打造职业教育发展“青岛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31 09:38:31 打印 字号: | |

  青岛市是全国最早发展职业教育的城市之一,职业教育基础扎实、底蕴深厚。目前,全市共有中职学校51所,在校生9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所,在校生11万人。

  2019年,青岛市获批开展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以此为契机,青岛市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努力打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青岛模式”。

  精准制定扶持政策 支持产教融合优先发展

  青岛市聚焦健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联动机制,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一批含金量高、竞争力强的政策措施。如推出“企业办职业学校股份制改革和政府办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两项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将一般企业职业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与高技术企业限额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产教融合发展,青岛市同样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例如,海尔集团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从课程、实训、认证到就业创业的全生命周期的大规模定制产教融合新模式。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引进近50名专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探索“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培训”人才培养新模式。青岛职业技术学校提出“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专业群融入产业群”,深入推进校企合作“1+1+N”工程等,都为产教融合优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提高教育服务产业能力

  2020年以来通过专项债投入29.5亿元,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青岛现代职教中心学校等11所院校建设,其中高等职业院校4所。

  近三年累计争取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教育强国资金共计2.8亿元,用于青岛市高职学校奖补、中职学校奖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奖补等方面,不断提升中、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通过以上措施,汇集先进设备、能工巧匠、高水平教学资源,吸纳在校生2.5万人以上,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 加速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

  为发挥企业在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青岛市印发了《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的通告》,率先开展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进一步激励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申报企业减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资金近7000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目前,青岛市经广泛宣传、严格筛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已入库培育产教融合企业56家,合计总规模近7000亿,企业合计职工人数15万人。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为破解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企业人才需求难题,疏通校企供给两侧的堵点,2020年10月,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青岛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共建上合•海尔智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全国中职学校率先开展实施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相对接的“3(中职)+1(企业)+2(高校)”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3年多的与海尔集团深度探索实践,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并复制推广。

  此外,青岛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支持试点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试点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尽快由学校主导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建立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截至目前,青岛市10所中职学校获批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个专业获批山东省中职特色化专业,占全省五分之一。

  加快职教园区建设 推动产教一体化发展

  为加快职教园区建设,青岛市政府成立职教园区建设专班,通过职教园区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将职业教育园区布局与城市发展布局紧密结合,例如,将主城区交通运输类、智能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集中迁入莱西姜山职教园区办学,目前,莱西姜山职教园已初具规模,总占地约1800亩,已经完成90%以上的职业院校规划建设任务。周边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园区已经建成投入运行。青岛市正在集中精力将莱西姜山职教园打造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中院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