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跨学科探索
——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19 10:10:43 打印 字号: | |

资料图片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关键要素。法治,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很多探讨往往停留在宏观抽象层面,缺乏对具体实施路径的细致分析;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往往趋于同质化,受限于学科壁垒,缺乏创新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北政法大学常安教授所主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一书应运而生,它汇集了法学、民族学等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以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务实的学术态度,探索了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并展示了具有学术引领和创新意义的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

  该书的导论部分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法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纲挈领地指出了理解和落实该目标的五条实践路径:第一,明确了宪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宪法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独特作用。第二,强调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指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帮助自治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第三,提出以中华文化保护法律体系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点,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第四,指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地方立法的必要性,以确保地方治理与国家整体战略相一致。第五,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民族事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在接下来具体章节的探讨中,该书又进一步将这五条路径凝练为三大方面:宪法与相关法、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的法治保障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法治实践。

  该书的第一章聚焦于宪法及相关法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关键作用。作者通过对现行宪法中民族团结条款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宪法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作者指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对民族团结的强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地方组织法的阐释中,作者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法律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的具体作用和实施路径。

  在第二章中,作者深入剖析了民族地区的共同现代化事业与法治保障之间的联系,涵盖了农村集体经济、财政法治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地方立法等方面。本章突出了法律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保障民族共同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实证分析,书中展示了法律对于保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积极效果,以雄辩的经验材料证实了法治在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从文化法治视角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方法,重点分析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强调,语言作为沟通和文化传承的媒介,对增进民族间交流与理解、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重要作用。书中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文化法治在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实践成效,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以及文化教育政策对于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积极影响。

  学术引领和创新意义的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该书之所以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法治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得益于其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进路,不仅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视角来理解如何通过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比如,第一章第三节以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对地方组织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法条作了深入分析。作者首先从法律文本的语言释义出发,探讨了法律语词的选择、概念界定以及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构成,从而揭示了立法背后的法理意义。通过对法律文本的细致解读,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策性法律原则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作者还关注了法律概念如何从抽象的政策要求转变为具体的法定职责以及这一转变如何影响法律实施和法律实践中的权益保护。

  比如,第二章第三节通过实证研究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地方民族团结进步立法的现状与特点。在该节中,作者首先对各地的立法情况作了系统地统计与分析,涵盖了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多种形式,揭示了民族团结立法的整体活跃度和需要完善的努力方向。此外,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立法内容的比较,分析了各地在民族团结进步立法中所体现的政策导向和法律逻辑,强调了法律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中的实际效果。相信这种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能够为理解民族团结进步立法的实际影响和未来改进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

  再比如,第三章第三节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探讨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首先,该节结合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强调法律在保障文化权利和促进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其次,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了不同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角色,包括传统社区、政府和商业机构,揭示了多元主体如何共同构建“非遗实践共同体”。此外,该节还借鉴了符号学的观点,分析了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在增强民族认同感中的重要性,强调文化认同作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

  综上所述,该书在两个层面实现了学术创新。在实践意义上,该书超越了理论的抽象讨论,以丰富的经验材料探索出了法治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在学理意义上,该书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更加全面地展示出法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和特点。总而言之,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工作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及时而且必要,它不仅拓宽了法学研究的边界,为相关政策的优化与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通过其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深入的实证分析,为法学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中院研究室